元宵節應景1顆「元宵」熱量近百卡!譚敦慈:別吃這款

元宵節應景1顆「元宵」熱量近百卡!譚敦慈:別吃這款




【早安健康/吳慧禎報導】元宵節將屆,賞花燈吃元宵是傳統習俗,白白圓圓的元宵,跟冬至吃的湯圓很類似,都以糯米製成,裡面都有包餡,許多人認為是一樣的食物,那可就錯囉!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習俗上會搓湯圓祭拜神明和祖先,吃湯圓也象徵祈求團圓、圓滿,大人常說「吃一顆湯圓就會長一歲」。而農曆元月十五日的「元宵節」,傳統上這天吃的其實叫「元宵」,也有全家人團圓的意思。

湯圓用「搓」的,元宵用「搖」的

元宵和湯圓,原料都是糯米粉!根據食力傳媒的專欄文章指出,無論是湯圓、元宵,都是糯米「生粉」做的。所謂的生粉,是米浸泡後濕式磨粉,再乾燥而成的米穀粉。其實「湯圓」和「元宵」二者最大差別在於製作過程的不同,口感也有些許差異。

  • 湯圓:用糯米粉加水揉成糰,再用手不斷搓揉成圓形,表面較平滑渾圓,且糯米糰含有的水份較多,煮好的湯圓口感稍微比元宵細膩黏口。

    傳統來說,冬至祭拜神明與祖先,使用的供品是湯圓!傳統冬至所吃的湯圓,並非包餡湯圓,而是將糯米粉和水混合,並染上紅色,直接搓製成紅白二色的湯圓,搭配糖水、甜湯或是鹹湯食用。而現在常吃的包餡湯圓,則是分別做好糯米粉糰和餡料,再把餡料包入糯米粉糰中,搓成球狀。

  • 元宵:元宵是元宵節時祭拜的供品、食用的點心,傳統元宵作法是先將餡料切成小小的方塊,沾水後放在有乾糯米粉的竹篩上,以逆時鐘或順時針的方向連續滾動,利用手工滾動的勁道蘸取糯米粉,慢慢滾成圓形。

品嘗元宵、湯圓應景,6要點別輕忽

很多人在元宵節會品嚐元宵應景,講究手工力道的元宵做法較費工,湯圓則比較普及化,超商一年四季都有販售,所以無論是冬至或元宵節,消費者往往是藉由購買市售的冷凍湯圓來慶祝節日。台北市衛生局發布新聞稿呼籲,購買元宵或湯圓時,應注意6大要點,才能吃得健康又可享受佳節。

  1. 先查看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示,注意食材的配料新鮮度及保存方式
  2. 外包裝應完整無破損,完整產品應標示有效日期,且適當冷凍或冷藏保存
  3. 若是購買現場手工製造的食品,應注意工作人員手部清潔衛生
  4. 製造場的容器及工作檯面等處,業者應該要保持乾淨
  5. 觀察外觀色澤與氣味,若顏色過於鮮豔或有難聞味道,建議不要購買
  6. 購買後不要長時間放置,最好現買現煮,且要適量攝取。

吃元宵熱量不超標!營養師傳授飲食技巧

無論吃湯圓或元宵,在享用好滋味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它的熱量可不低,小小的一顆元宵熱量就快要破百,4顆包餡大湯圓或20顆包餡小湯圓的熱量就相當1碗飯的熱量,吃太多小心人變得更圓!究竟元宵、湯圓怎麼煮?如何熬湯才健康?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建議,因傳統元宵內餡多以花生、芝麻等高油、高糖的甜餡為主,建議可盡量選擇不包餡元宵。湯底部分可用清香玫瑰花茶或老薑、紅棗、枸杞及桂圓等食材,取代砂糖熬煮成甜湯,也別有一番滋味。

另外,先前長庚毒物團隊在已故俠醫林杰樑臉書也分享林氏湯底食譜,先把桂花釀煮開,或煮桂圓白木耳湯,再加入煮熟的小湯圓、一點點蜂蜜;或是把小湯圓煮熟撈起後泡冷水,加入一些水果丁拌勻,或者抹上微量醬油、撒上黑芝麻或無調味海調粉,這些都是健康吃湯圓、品元宵的好選擇。


小孩子盡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三高、洗腎病患小心吃湯圓

元宵、湯圓的主成分都是糯米,與米飯、麵條同屬於全穀根莖類,加上餡料中的肉類、油脂及糖都是熱量來源,因此食用時需注意減掉其他餐食的全穀根莖類、肉類及油脂類的份量,以避免食用過量而攝取多餘熱量。國健署提醒,慢性疾病病友在享用湯圓時,應該要特別注意:

  • 糖尿病:需注意食物份量的代換,建議列入飲食計畫以監控血糖,因為糯米的升糖指數高,食用後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提醒糖尿病友應酌量食用鹹湯圓並多搭配蔬菜。
  • 高血壓、腎臟病:包餡鹹湯圓鈉含量較高,約為包餡甜湯圓的75倍,建議高血壓、腎臟病友適量食用甜湯圓,若吃鹹湯圓應避免喝湯,以減少鈉的攝取。
  • 胃食道逆流:糯米不易消化,加上甜食易致胃食道逆流,建議消化功能較弱或腸胃不佳者要酌量食用並細嚼慢嚥。

長庚毒物團隊也提醒民眾煮湯圓、吃元宵的注意事項,當中也提到,有腸胃疾病、糖尿病、三高病人,吃湯圓淺嚐即可,切勿吃超過2顆包餡湯圓,並且應減少飯量、搭配青菜;且因為包餡湯圓含磷量高,洗腎病患別忘了要與結磷劑一起吃。

你買的「湯圓、元宵」安全嗎?

前幾年台北市衛生局曾抽驗發現,部分市售湯圓防腐劑「苯甲酸」含量超標近3倍,食安問題引發關注,過去林口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也分享,安全吃湯圓的撇步之一就是「湯、圓」分離,可以避免吃進過多添加色素、苯甲酸等毒性。

事實上,湯圓與湯要分開煮,一方面避免整鍋越煮越糊,更是為了不要吃進過多防腐劑,因為湯圓常會添加適量甲苯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等水溶性防腐劑,高溫烹煮可能讓防腐劑溶出,因此先將煮湯圓的水倒掉,可以降低喝下防腐劑的機率。

至於許多大人小孩最愛的紅白小湯圓,年年都熱賣,但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表示,小孩子盡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人工色素。

以下為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提醒吃湯圓的9大注意要點:

  1. 老人小孩吃湯圓最好要有人陪伴,以免發生危險。
  2. 吃湯圓要專心小口吃,儘量不要一邊看電視或是做其他事情一邊吃,以免增加噎食的危險
  3. 胃部疾病、糖尿病以及三高病人湯圓淺嚐就好(儘量勿超過兩顆包餡湯圓)並減少飯量,最好再加一碗青菜搭配。
  4. 包餡湯圓含磷量高,洗腎病患勿忘與結磷劑並食。
  5. 湯與湯圓分開煮(先用一大鍋水把湯圓煮熟撈起並將水倒掉,再煮另一鍋水加湯圓)。
  6. 包餡湯圓湯勿再加糖。
  7. 鹹湯圓的湯儘量勿加油蔥或爆香,可多加青菜、金針菇等以增加纖維攝取。
  8. 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人工色素。
  9. 自製糯米糰可以加入紅藜、地瓜、小米等增加膳食纖維。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 吃完湯圓喝杯麥茶解脹氣!女中醫教你4招安心吃不發胖
  • 元宵節應景1顆「元宵」熱量近百卡!譚敦慈:別吃這款
  • 糖尿病不要碰的3種食物,增加胰臟負擔、三酸甘油酯變高!

原文引自:元宵節應景1顆「元宵」熱量近百卡!譚敦慈:別吃這款



Source link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