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美了!9張圖片告訴你新冠病毒帶來的重大環境改變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來到第50周年,這個節日比起端午節、聖誕節等節日相對乏人注目,但今年卻格外顯目,因為今年初以來地球環境大幅改善,中國、印度等空汙大國霧霾大幅減少,義大利的運河水變清澈等等,而這些轉變來自人類50年來最慘痛的疫情 ─ 感染了全球200多萬人,導致近20萬人死亡的新冠肺炎(COVID-19,又名武漢肺炎)。
根據WHO的統計,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面臨各種形式的隔離,而人群活動的限縮開始嚴重影響產業活動;然而,因為人類活動減少,自然環境得以慢慢復原,天空回復湛藍、都市人看到難得一見的大型野生動物,不禁讓人反思,習慣了高汙染的現代生活的我們,是否應該與生態做更多的妥協,減少汙染與干擾,讓以下這些數十年罕見的景象得以持續下去。
地球空汙戲劇性改善、北印度重見聖山超感動
發展工業時產生的大量廢氣,造成中國、印度等國上空積聚不散的霧霾,但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以衛星監控地球上空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地球出現了從未見過的景象。 」
比如,中國因應新冠肺炎而進行封城與停工,讓國民詬病已久的空汙產生明顯的改善,知名氣候網站「Carbon Brief」日前發布了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碳排放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億公噸,從2月3日開始的4周期間,碳排放減少了25%。
從以下這張NASA的衛星影像就能明顯看出中國空汙大幅降低。
圖片來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NASA也針對武漢做出與去年同期的空汙比較圖,差距更是明顯。
圖片來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工業發達的歐洲,衛星影象也顯示整個歐洲出現二氧化碳濃度大幅下降的情形。
圖片來源/United space in Europe
圖中的數字指出,西班牙馬德里、義大利的米蘭和羅馬3城的二氧化碳濃度比去年減少約45%,法國首都巴黎更大幅下降了54%。
另一個空汙大國 ─ 印度,為了防疫從3月25日開始「全境封鎖」21天,雖然嚴重影響人民的經濟及生活,但空氣汙染因而大幅降低,天空變得清晰許多,印度北部的居民看到了睽違30年的喜馬拉雅山,當地人民驚喜地在推特上分享難得一見的景象。
許多城市在活動封鎖之後,開始被野生動物「佔領」!請翻下一頁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人類活動減少,地球變安靜了
噪音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汙染,在全球人類活動受到限制之後,就像派對被迫終止一樣,地球自然清靜許多。
最先察覺到變化的是比利時皇家天文台的科學家,他表示「自從政府實施限制措施以來,頻率在1-20赫茲之間(接近大風琴的聲頻)的地表運動強度比平常要低了許多。」
國外一個研究地震學的推特網站Seismologie_be分享了一個紀錄噪音變化的圖片,記錄政府進行活動封鎖(lockdown)之後,人為噪音在一周之內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噪音總量明顯降低。
新冠肺炎把大家關在家,野生動物重新佔領城市
當人們因為政府的「禁足令」而大幅減少出後,城市變得空曠許多,在這段期間,一般不會在城市現身的野生動物,包括山羊、美州獅等大型動物都被人目擊在城市裡閒逛,比如
英國威爾斯山羊成群闖入城鎮
英國在3月下旬下達為期3周的禁足令,民眾非必要不能出門,造成許多空蕩蕩的城市,在北威爾斯的小鎮蘭迪德諾(Llandudno)出現一群野生山羊大搖大擺地闖入鎮內,在街道上趴趴走的奇景。
當地居民特卡爾‧特里格斯(Carl Triggs)表示,這些山羊通常在山丘生活,很少冒險進入城內。
印度孟買出現孔雀開屏
印度孟買(Mumbai)一位市民在YouTube分享他在街上目擊孔雀開屏的驚喜影像。他表示,當地平時十分熱鬧,很難看到孔雀出現,僅一個星期的活動封鎖之後,就出現了這個來自大自然的驚喜。
不只草食性動物,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甚至出現美洲獅壓馬路!
智利聖地牙哥美洲獅上街閒晃
本月初,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Santiago)進行活動封鎖之後,城裡竟然出現了美洲獅!美洲獅身手矯健地在街道上奔竄,好奇地探頭探腦,甚至躍入住家圍牆。專家認為美洲獅應該是來自聖地牙哥附近的山區,可能是因為城市街道變得杳無人跡,因而冒險來城市覓食。
泰國海灘出現20年來最多稜皮龜築巢數量
新冠肺炎重創泰國觀光業,卻喜見瀕臨滅絕的稜皮龜(Leatherback seaturtle)回歸。生態學家表示,泰國一些海灘最近有大量棱皮龜築巢,數量為20年之最。
棱皮龜是世界最大型的海龜,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列為易危物種。棱皮龜喜歡在黑暗且安靜的地方產卵,如果有大量遊客占據海灘,會大量減少適合產卵的地點;如今海灘人潮大減,對牠們來說是天大的喜訊。
友善地球也是善待自己,破壞大自然恐帶來下一個新冠肺炎
人類向自然環境做出讓步,除了友善地球,可能也有利於人類自己,創造雙贏。一項大型研究顯示,人類若持續破壞自然棲地,迫使野生動物生棲息地與人類社會重疊,類似新冠肺炎的全球疫情會愈來愈常見。
美國一項研究檢視140多種會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病毒,並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交叉比對,發現馴化動物、靈長類、蝙蝠攜帶高達75%的人畜共通病毒。
該研究作者之一、加州大學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的克利斯汀‧強生(Christine Johnson)表示,迫害野生動物是「疾病外溢」的深層原因;尤其是森林砍伐,讓野生動物的棲地日益減少,當人類過度侵犯牠們的棲地時,會逼使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可能增加傳播人畜共通的病原體的風險。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降膽固醇該怎麼吃?醫師一句話打敗膽固醇、高血脂
- 沒勞保也能領!衛福部「急難紓困」最高3萬救助金、最快24小時內發放
- 精神科名醫1個月消滅3公分腫瘤,抗癌常備菜是它!
原文引自:地球變美了!9張圖片告訴你新冠病毒帶來的重大環境改變
延伸閱讀:
- 「樹葬」不立碑不造墳,零花費以外,更是讓家人喘口氣的體貼
- 武漢肺炎沒症狀也會傳染!醫師:病毒偏愛找上這族群
- 降膽固醇該怎麼吃?醫師一句話打敗膽固醇、高血脂
- 沒勞保也能領!衛福部「急難紓困」最高3萬救助金、最快24小時內發放
- 精神科名醫1個月消滅3公分腫瘤,抗癌常備菜是它!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