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嗯不出來」?3張圖看最實用通便穴位

就是「嗯不出來」?3張圖看最實用通便穴位




【早安健康/森 英俊(醫學博士)】

有效緩解便秘症狀、改善體質的穴道

POINT

  • 如要消除便祕,兼顧飲食平衡與運動也很重要。
  • 如要緩解並改善腹瀉症狀,改善消化器官也是一種方式。

便祕

這是指因排便次數或排便量減少,糞便滯留於腸內而造成肌膚粗糙或各種不適感等症狀。治療對象中,絕大多數的症狀是屬於機能性便祕,有遲緩型、痙攣型與直腸型等類型。這些都很容易轉為慢性型,故又稱為習慣性便祕。

  • 遲緩型便祕

    肇因於腸道蠕動緩慢,以女性為多,此外,大多發生在從年幼時期就有便祕傾向的人身上。

    222a

  • 痙攣型便祕

    大多是因為壓力或是自律神經異常等,導致腸道的平滑肌變得過度緊繃所引起。糞便大多形似兔糞且少量,但排便次數增加。

    222b

  • 直腸型便祕

    排便反射鈍化所引起的便祕。習慣強忍便意或濫用輕瀉藥等是容易造成此類型便祕的原因。若以針灸進行治療,內容幾乎是比照遲緩型便祕。此外,指導患者調整排便習慣或避免濫用輕瀉藥也很重要。

帶你認識與便祕較具成效之主要穴道

70

天樞

取法:神闕(任脈)往外2寸處,腹直肌中即是。

解剖:腹直肌、〈肌支〉肋間神經、〈皮支〉肋間神經(前皮支)、[血管] 淺腹壁動脈、上腹壁動脈、下腹壁動脈

臨床:消化器官疾患(腹瀉、便祕)、泌尿器官疾患(腎炎、膀胱炎)、生殖器官疾患(月經不順、子宮內膜炎、子宮出血、精力衰退等)、畏寒怕冷等

字義

「天」是指人體劃分為上(天)下(地)兩半時的上半身,「樞」則是中樞、重要地方之意。意指此經穴位於劃分天之氣與地之氣的重要場所。

腿部也有很多實用的重要穴位喔,第二頁繼續分享穴位圖解百科給您


76

上巨虛

取法:足三里往下3寸處即是。

解剖:脛骨前肌、〈肌支〉腓深神經、〈皮支〉腓腸外側皮神經、[血管]脛前動脈

臨床:大腸疾患(大腸炎、便祕等)、腓神經痛、腳氣病等

字義      

「上」指的是上面,「巨」為隔間、重要,「虛」則帶有凹陷、衰弱之意。意指此經穴位於小腿部位、脛骨與腓骨之間的大縫隙上方。

條口

取法:足三里往下5寸、犢鼻與解谿的中心點,脛骨前肌中即是。

解剖:脛骨前肌、〈肌支〉腓深神經、〈皮支〉腓腸外側皮神經、[血管]脛前動脈

臨床:腳氣病、腓神經麻痺、腸胃虛弱等

字義

「條」意為分歧、路徑,「口」則是出入口之意。意指此經穴位於經絡分支出入之所。

下巨虛

取法:足三里往下6寸、脛骨前肌中即是。

解剖:脛骨前肌、〈肌支〉腓深神經、〈皮支〉腓腸外側皮神經、[血管]脛前動脈

臨床:小腸疾患(消化不良等)、腳氣病、下肢麻痺、乳房疾患等

字義

意指此經穴位於小腿部位、脛骨與腓骨之間的大縫隙下方。

接下來介紹的背部穴位,與腎臟疾病有關,一定要繼續看下一頁


114

三焦俞

取法:第1與第2腰椎棘突之間,懸樞(督脈)往外1.5寸處即是。

解剖:腰背腱膜、豎脊肌、〈肌支〉脊髓神經後支、〈皮支〉腰神經後支、[血管] 腰動脈背支臨床、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腹瀉、膽石症、腎臟疾患、糖尿病、腰痛、月經不順等

字義

意指少陽三焦經的腧穴。經常顯現出三焦相關疾患所引起的異常,是反應點也是治療點的重要經穴。

腎俞

取法 第2與第3腰椎棘突之間,命門(督脈)往外1.5寸處即是。

解剖 腰背腱膜、豎脊肌、〈肌支〉脊髓神經後支、〈皮支〉腰神經後支、[血管] 腰動脈背支臨床 泌尿器官疾患(腎炎、腎盂炎、膀胱炎等)、子宮內膜炎、不孕症等

字義

意指少陰腎經的腧穴。經常顯現出腎臟疾患引起的異常,是反應點也是治療點的重要經穴。

本文摘自《超圖解經絡.穴道》/森 英俊(醫學博士)/台灣東販

原文引自:解便秘、促進腸胃蠕動!3張圖掌握最實用通便穴位藏在哪

延伸閱讀:

  • 靠穴道導引癌三瀕死歸來!教授親授3穴道導引功法
  • 腰痛!按5穴道,膝痛、便祕一起解決
  • 延伸閱讀:

    • 骨質疏鬆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治療、補鈣飲食對策
    • 肚痛暴瘦…8歲女童腎癌末30天亡!醫點名傷腎地雷食物
    • 半年一次!只要3天不吃這類食物,就能啟動回春基因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Source link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