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耳朵痛、還讓濕疹復發?中醫師教你輕鬆應對4大招

戴口罩耳朵痛、還讓濕疹復發?中醫師教你輕鬆應對4大招




【早安健康/王心眉中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戴口罩導致皮膚症狀          

最近武漢肺炎散布世界各國,疫情緊張之下大家為了自保紛紛戴上口罩防疫,增加許多口罩帥哥美女。不管是在人潮擁擠的地方還是室內都得長時間戴著口罩,不少人發現口罩周圍皮膚,尤其是顴骨、耳下、鼻樑、唇周圍都出現搔癢、紅疹等。這些症狀是因為呼吸講話口罩內潮濕悶熱,皮膚油脂分泌增加,細菌滋生、阻塞毛孔所致,再加上長時間的皮膚摩擦,刺激皮膚而生成痤瘡、皮膚炎。

口罩材質與口水都會刺激皮膚

而戴口罩講話有些外溢的口水也會不斷刺激皮膚,容易在嘴唇周圍或臉頰造成口水疹。假如本身有濕疹、脂漏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過敏體質的民眾,長時間戴口罩很容易被誘發或復發。

口罩的材質粗糙可能會直接刺激皮膚,有些則是對特定的纖維材質或耳掛彈性繩過敏,導致臉頰及耳朵周圍產生紅色丘疹或紅癢斑塊。有些類型的口罩,需與皮膚更緊密的貼合,壓迫下可能會造成蕁麻疹,更容易引起紅腫搔癢等不適。防疫期間情緒壓力,睡眠不足、精神緊繃等都會導致皮脂腺分泌失調,使皮膚症狀都會變得更加嚴重。

吸去臉部多餘油脂,可減少搔癢與毛囊炎

建議民眾,口罩除了在公共場合、醫療院所及人多密集的場所需要配戴以外,在戶外或空曠區域是不需要配戴的。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戴口罩,可趁空暇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將口罩取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用面紙或吸油面紙按壓臉部,也可以用濕毛巾輕輕擦拭接觸口罩的皮膚,將臉部多餘的油脂去除以減少搔癢與毛囊炎發生的機率。

少上妝、勿熬夜、戒辛辣,更要注重臉部清潔

平時有化妝習慣的民眾,戴口罩的部位,盡量不要化妝,以減少毛孔阻塞的機會。回家一定要落實臉部清潔,如果已經有皮膚症狀的民眾,切記不要熬夜,避免吃辛辣食物,要更注重臉部的清潔與護理,切忌用手摳抓,因為手是細菌最多的地方,會讓皮膚症狀更加嚴重,假如症狀一直無法改善就得尋求治療。

口罩戴久,耳朵後方會感到疼痛不舒服,下一頁中醫師教你舒緩方法,還要加碼傳授消滅口罩異味的小撇步


耳掛式口罩戴久,耳朵後方會感到疼痛不舒服,這是因為耳掛彈性繩長時間壓迫耳上肌、耳後肌所致。建議民眾戴一段時間後休息把口罩取下,用手指在耳上肌與耳後肌的部位輕輕按摩,按摩可以消除長時間壓迫造成的疼痛。另外,也可以將小塊紗布、衛生紙或棉球,摺成長條墊在彈性繩外圍,加大皮膚的接觸面積也可以分散壓力,減輕疼痛。

吹風機吹60秒可消除異味

目前口罩供應量仍然不充足,一個口罩約需要戴1~2天,講話難免口水沾染會有異味,建議民眾回到家立即將口罩取下,掛在通風處,用吹風機吹大約60度以上就可消滅病毒與異味,吹40秒左右即可。但要切記,注意溫度不可過高,以免破壞口罩結構。

戴口罩外,勤洗手、勤消毒也是重點。對抗疫情期間生活上有諸多不便,處處謹慎小心壓力也不小,空閒時間可以到郊外踏青運動放鬆心情,多欣賞美景與呼吸新鮮乾淨的空氣。平時作息要正常,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充足睡眠、適量運動、保持心情開朗,增強我們的免疫力才能減少病毒對我們的危害。

皮膚搔癢外用洗方:

蛇床子5錢、苦參5錢、白鮮皮5錢、黃柏5錢、荊芥4錢

以800cc煮沸20分鐘,放涼之後將藥液輕拍患處,可減緩皮膚紅癢症狀。

作者簡介:王心眉中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部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台中慈濟醫院西醫部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主治婦科、內科、皮膚科及體重控制、睡眠障礙。
翰鳴堂中醫診所臉書粉絲專頁

原文引自:戴口罩耳朵痛、還讓濕疹復發?中醫師教你輕鬆應對4大招

延伸閱讀:

  • 【內有影片教學】5步驟自製口罩夾,不花錢、口罩不再亂塞!
  • 皮膚癢竟是肝癌、胰臟癌徵兆!5種癌症都可能讓皮膚搔癢
  • 延伸閱讀:

    • 骨質疏鬆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治療、補鈣飲食對策
    • 肚痛暴瘦…8歲女童腎癌末30天亡!醫點名傷腎地雷食物
    • 半年一次!只要3天不吃這類食物,就能啟動回春基因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Source link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info@greenstyleliving.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