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油Santalum Album 专辑油的再生力量

第二部分:皮肤修复
罗伯特·蒂塞兰德
图1. A 圣诞老人专辑 幼苗©Quintis Limited
在商业生产的几种檀香油中,本文仅关注一种, 圣诞老人专辑。虽然 圣诞老人专辑 石油(SAO)在印度已经生产了几个世纪,那里的大规模生产现已完全停止,并已由印度种植园的石油替代。 圣诞老人专辑 在澳大利亚。这个由两部分组成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详细讨论了其原因。第一部分涵盖四个主题领域:历史,可持续性挑战,质量控制和皮肤病学。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SAO的皮肤修复特性,并突出了新兴的临床数据,并将其与作用机理联系起来。
皮肤安全
皮肤科医生广泛使用斑贴测试来确定可能导致患者皮肤状况的原因,并在上背部同时测试多种潜在的过敏原。通常,每种测试物质都有一个标准稀释液,对于SAO,这是2%,但也使用了10%稀释液。当斑贴测试中使用的物质与患者皮肤状况的原因相关联时,这被称为临床相关性。有时患者会对与临床无关的物质产生反应。
就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或过敏性)的贴剂测试而言,SAO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0%的SAO和未稀释的SAO均无刺激性(Burdock和Carabin,2008年)。关于过敏反应,在五份皮肤病学报告中,3,542名患者中有12名(0.34%)对2%的SAO稀释敏感,而在三份报告中,5,595名患者中有69名(1.2%)对10%的SAO敏感( Tisserand and Young,2014年)。在随后的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中,在48,956名皮炎患者中,有656名(1.38%)对10%SAO表现出阳性反应(Warshaw 等 2017)。在由纽约州AMA实验室进行的针对皮肤刺激和致敏的反复侮辱性贴片试验中,未稀释的SAO在100名受试者中均未产生不良反应(Santalis Pharmaceuticals,未发表数据)。
总共四份光过敏测试报告显示,在621名患者中,有9名(1.45%)对SAO的阳性率为2%(Fotiades 等1995年;绿匙 等。,2013;小腿 等。,2009;胜利者 等(2009年)。应当指出的是,通常没有建立临床相关性,并且对精油的光过敏非常罕见。
尽管这是可获得的最佳信息,但由于没有透明的来源可追溯性,因此大多数测试中使用的SAO的纯度尚不清楚。另外,应该注意的是,皮炎患者比健康受试者更容易发生皮肤过敏性反应,而斑贴试验的统计数据并不代表现实世界的风险(Tisserand and Young,2014)。最后,补丁测试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因为根据使用哪个品牌的补丁,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Lazarov 等。,2007; Mortz和Andersen,2010年;谢尔兹 等(2001年)。
皮肤愈合特性
SAO在皮肤病学中的治疗价值通常归因于抗氧化剂,抗炎和抗菌特性的结合。另外,SAO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这在湿疹和牛皮癣中是有问题的。抗氧化作用以多种方式测量。 SAO清除了DPPH自由基 体外 只是非常虚弱(Inouye 等(2010年),但当饲喂小鼠时,会显着增强肝脏的谷胱甘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Banerjee 等。,1993; Chhabra和Rao,1993年; Misra和Dey,2013年)。
SAO具有显着的抗炎特性。它抑制了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中26种受测试的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中20种的产生(77%)(Sharma 等(2014年)。 Santalis Pharmaceuticals的未发表研究证实,SAO可以显着减少重组人皮肤中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以应对炎症。 痤疮丙酸杆菌 在重构的牛皮癣组织中,SAO的0.002%可使白介素(IL)IL-b,IL-6和IL-8的水平分别降低56%,75%和83%(Sharma 等 2017)。有趣的是,SAO通过抑制促炎酶11b-HSD1(Itoi-Ochi)减少了角质形成细胞的炎症 等。,2016)。

图2。 圣诞老人专辑 油。 ©Santalis Pharmaceuticals Inc.
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均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皮肤细胞中前列腺素E2的产生,这表明SAO的抗炎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来实现的(Sharma 等(2014年)。在 体外 一项关于抑制5-氧合加氧酶的研究表明,SAO比蓝柏的精油更有效(嗜性粒细胞)和蓝色洋甘菊(母菊(Baylac和Racine,2003年)。图2说明了SAO的几种抗炎途径,右上图显示了重要的抗菌机制。
放射线治疗癌症的常见副作用是皮肤发炎和刺激。这被称为放射性皮炎,与氧化应激和包括IL-β,IL-6和IL-8在内的细胞因子的增加有关(De Sanctis 等(2014年)。在一项为期9周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中,对46名接受放疗的头颈癌患者使用了一种专有乳膏(Vicco® 与婴儿油(22例)相比,含有16%姜黄提取物和0.5%SAO的姜黄护肤霜显着抑制了放射性皮肤炎的程度(24例)。 等(2014年)。在一项类似产品的类似研究中,与婴儿油组相比,檀香/姜黄组中40例乳腺癌患者(每组20例)中放射性皮肤炎明显延迟和减轻。患者患有单侧癌症,并接受了根治性乳房切除术,随后进行了化疗(Rao 等。,2017)。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包括两种活性成分,但它显示出抗氧化剂和抗炎作用与皮肤愈合/伤口愈合效果之间的联系。两项研究均未报告不良事件。
局部感染
SAO对多种与皮肤病相关的细菌,酵母菌和真菌具有活性(表1)。也许令人惊讶, 体外 比较24种精油,包括柠檬草(柠檬角柏), 丁香 (蒲桃)和牛至(牛至),SAO最有效 白色念珠菌 (Hammer,1998)。 SAO剂量依赖性抑制 单纯疱疹 病毒2(HSV-2),对 单纯疱疹 病毒1(HSV-1),表明可能用于治疗唇疱疹(Benencia和Courrèges,1999)。

表1.与皮肤病相关的微生物 圣诞老人专辑 油显示出活性。根据Moy和Levenson,2017年。
多项临床试验强调了SAO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潜在临床应用,其中两个还包括水杨酸,该水杨酸已经是FDA批准的用于这些疾病的活性成分。痤疮是一种皮肤状况,当毛囊被油脂和死皮细胞堵塞时就会发生。特别是两种细菌易于在痤疮病变中增殖: 表皮葡萄球菌 和 痤疮丙酸杆菌,并且都被禁止 体外 由SAO。痤疮在青少年中最常见。它会引起白头,黑头或粉刺,通常出现在面部,额头,胸部,上背部和/或肩膀上。

图3.治疗八周前后的痤疮病变。 ©Santalis Pharmaceuticals Inc.
在青少年和成年轻度至中度痤疮的成年人中,开展了一项包含0.5%水杨酸和最高2%SAO的非处方局部用药方案的开放标签试验研究(图3)。该方案包括泡沫清洁剂,血清,斑点治疗和面膜。在八周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全球审美改善量表(GAIS)量表,与基线相比,47位参与者中的42位(89.4%)经历了改善。没有发现会限制该方案使用的不良事件(Moy 等。,2012)。
普通疣(寻常疣)是一种小而粒状的皮肤生长,最常出现在手指或手上。触感粗糙,常见的疣通常具有细小的黑点图案,这些细黑点是小的,凝结的血管。普通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并通过接触传播。儿童和年轻人以及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患上普通疣(Mayo Clinic,2015)。
在一项针对患有普通疣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两项开放标签试验研究中,使用了一种含有17%水杨酸和约2%α-檀香醇的专有外用胶棉产品。 (胶粘剂是吡咯啉在乙醚和酒精中的一种淡黄色,粘稠,高度易燃的溶液。主要用于药物上水泥敷料和密封伤口的药物。)25种中有4种(16%)和33种中的7种(21%)的患者经历了治疗疣的完全消退(图4)。 10-30%的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的瘙痒,灼热,干燥或刺痛,这是疣治疗中常见的症状,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眉毛 等。,2017a)。在第三项开放性试验研究中,年龄从六岁到成年的十名受试者每天两次将未稀释的SAO应用于普通疣,持续12周。在研究期结束时,在全部12个疣中,有12个中有10个(80%)完全消退,其他两个受试者的病情得到了中等程度的改善。没有受试者报告皮肤刺激,发红,疼痛或其他不良症状(Haque and Coury,2018)。
在患有普通疣的受试者中研究了SAO软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范围发现试验(强度为10%,20%和30%)(寻常疣)由HPV(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17a)引起。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所有三种处理稀释液均被认为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被认为与研究药物有关,只有四个不良事件(30%组中的三个和10%组中的一个)被认为与研究药物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部位,所有的刺激都是轻微的,可逆的。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三个治疗组的疣清除率和疣面积减少率均更高(未发表的结果,2016,Santalis Pharmaceuticals)。

图4. 8周内完全消除了手疣。 Browning等人,2017a。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针对30名参与者的使用SAO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试验(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17b)。
传染性软体动物是由软体动物属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它是通过紧密的身体接触传播的。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学龄前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受到的影响更大。该病表现为无症状,离散,光滑,肉色,圆顶形丘疹。对于没有免疫缺陷的人,通常会在几个月内消退,但出于社会和美容原因或避免传播感染,可能首选治疗方法(Leung 等。,2017;范德伍登 等。,2017)。
在一项先导研究中,九名受试者使用专有的檀香皂(成分未知)作为传染性软疣的治疗剂。所有受试者在研究的12周内都完全缓解了病情。没有不良反应的报道(Haque and Coury,2018)。在进入研究之前,受试者平均患病5.3个月。仅需六个月即可治疗,但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数年。
屏障破坏(湿疹和牛皮癣)
湿疹(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导致皮肤发红和发痒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很常见,但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湿疹持续时间长(慢性),并且容易周期性发作。它可能伴有哮喘或花粉症(Mayo Clinic,2018a)。牛皮癣是一种皮肤病,可导致细胞在皮肤表面迅速积聚。多余的皮肤细胞形成鳞屑和红色斑块,发痒,有时会疼痛。目前尚无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但可以控制症状(Mayo Clinic,2018b)。
湿疹和牛皮癣都是T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屏障功能完整性的破坏。这部分与角质层中关键脂质的消耗有关,并且与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有关(Sahle 等。,2015)。屏障破坏继而允许低水平的慢性感染,因为通常会在皮肤表面上繁殖的细菌会成为问题。
正在进行的第2期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显示,该药耐受性良好,可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牛皮癣症状,其中局部应用了10%的SAO。使用了无水赋形剂,主要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Sharma 等。,2017)。研究人员假设,SAO可能因其抗炎和抗增殖特性而在牛皮癣患者中提供治疗益处,如皮肤细胞中所见(Dickinson 等。,2014; Itoi-Ochi 等。,2016;沙尔玛 等(2014年)。此外,先前在已引用的痤疮患者的2期研究中已显示出临床抗炎益处(Moy 等。,2012)。

图5.两名患者的牛皮癣病变–治疗前,治疗后1周(患者A)和治疗3周(患者B)。 Sharma等人,2017年,知识共享署名许可。
在银屑病试验的11名受试者中有9名可以评估,在研究结束前牛皮癣斑块的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一名患者在三周后退出研究,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皮肤反应消退。免疫球蛋白A(IGA)的平均得分显着降低了1周,并在第2和第4周继续提高。总体而言,在28天的治疗期内,有64%的受试者(7/11)的IGA得分降低了1.0或更高。在治疗一或三周之前和之后显示了两个病灶实例(图5)。这些都被评为明显改善。另外两名患者表现出中度改善。这些临床观察表明,SAO可以减轻牛皮癣患者的症状。
进一步的研究使用银屑病和正常人皮肤模型评估了SAO影响银屑病表型的能力。 SAO对正常皮肤组织模型的表型没有影响。然而,SAO治疗牛皮癣组织模型逆转了牛皮癣病理。这支持了以下假设:临床观察到的症状缓解是由于抑制了病变中固有的组织炎症所致(Sharma 等。,2017)。
有人建议 幽门螺杆菌 胃部感染可能是银屑病的触发因素,可能是通过炎症途径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 银屑病患者的感染比健康对照者要普遍得多,并且有几篇报道指出,根除乙型肝炎后牛皮癣病变得以清除的病例。 幽门螺杆菌 感染(Magen和Delgado,2014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AO成分(包括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对耐克拉霉素菌株(TS281)以及其他抗CLA菌株具有强活性 幽门螺杆菌 (大知 等(2005年)。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心理社会问题和情绪困扰,压力和感染是引发炎症过程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的两个触发因素(Sharma 等。,2017)。由于压力,屏障破坏,感染和炎症相互交叉促进,因此解决所有这四个因素的药物最有可能成功。 SAO的抗应激作用以及有关皮肤病学的相关研究在该两部分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进行了讨论。

图6.治疗前和治疗60天后一名患者的小儿湿疹。 Browning等人,2017b。
湿疹似乎也适合用SAO治疗。在一项为期60天的开放标签研究中,对22名湿疹患儿(3个月至11岁)进行了三种产品(每日清洁剂,舒缓霜和泡泡浴凝胶)的治疗,这些产品均含有0.1%的胶体燕麦片和SAO。一周后,有91%的人发现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得分有所改善。在试验结束时,有18名儿童的EASI得分降低了25%或更多,其中9名完全消除了湿疹或EASI得分提高了90%以上(图6)。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且均未与治疗方案相关(浏览 等。,2017b)。目前正在进行两项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每项试验均使用5%的SAO在72名湿疹患者中使用,并且涵盖了广泛的年龄范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17c;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17d)。最近对于治疗皮肤病(如牛皮癣和湿疹)的炎症特异性靶标的兴趣集中在降低IL-17水平和PDE412活性的物质上(Moy and Levenson,2017)。已证明SAO可以特异性抑制各种靶标 体外 模特(Sharma 等。,2017;沙尔玛 等。,未发布的材料)。这表明在SAO的临床研究中可观察到的治疗活性机制,可用于治疗这些皮肤病。

图7。 圣诞老人专辑显示浅色边材和深色心材©Quintis Limited。
皮肤癌
皮肤癌归因于异常细胞的发展,这些异常细胞可能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15)。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底细胞皮肤癌(BCC),鳞状细胞皮肤癌(SCC)和黑色素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18a)。前两种以及一些较不常见的皮肤癌被称为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可能损坏其周围的组织,但不太可能扩散到远处或导致死亡。鳞状细胞皮肤癌更可能扩散(Cakir 等。,2012)。它通常表现为硬块,顶部具鳞片,但也可能形成溃疡(Dunphy,2011年)。黑色素瘤是最积极的。迹象包括大小,形状或颜色发生变化,边缘不规则,颜色不止一种,发痒或出血的痣(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18b)。超过90%的皮肤癌病例是由于暴露于太阳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这种接触会增加三种主要皮肤癌的风险(Gallagher 等(2010年)。
就已发表的论文数量而言,SAO油在皮肤病学中研究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于皮肤癌,尽管迄今为止尚无人类研究。当测试人类表皮样癌或黑色素瘤细胞时,α-檀香醇非常有效 体外 (考尔 等。,2005;张 等(2010年)和局部应用显示,当以10%(Santha和Dwivedi,2013)或5%(Arasada和Bommareddy,2008; Bommareddy)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抑制小鼠UVB诱导的皮肤癌的功效。 等。,2007; Chilampalli 等。,2013;杜维迪 等(2006年)。 5%的实验方案对于化学疗法诱发的小鼠皮肤癌中的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均有效(Dwivedi 等。,2003;金 等(2006年)。
Zhang和Dwivedi(2011)总结了α-檀香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凋亡和抑制G的细胞生长。2/ M阶段。狄金森 等。 (2014年)观察到低浓度的SAO抑制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快速增殖,并表明该油可降低光化性角化病和皮肤癌的风险。一位澳大利亚从业人员发现,混合精油中包括13% 辣木 在一些光化性角化病病例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Tisserand Institute,2011)。光化性角化病,也称为日光性角化病,是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数年后形成的粗糙鳞状斑块。它最常见于脸,嘴唇,耳朵,手背,前臂,头皮或脖子上(Mayo Clinic,2018c)。
SAO局部应用5%,可抑制化学诱导的小鼠皮肤癌(Dwivedi和Abu-Ghazaleh,1997年),5%稀释比1.25%,2.5%或3.75%更有效(Dwivedi和Zhang,1999年)。尽管尚无临床研究,但SAO在预防和治疗皮肤癌方面显示出希望。对于治疗,可能需要5-10%的SAO浓度。为了预防,由于小鼠测试的条件相当恶劣,因此降低浓度是有意义的。
对于其他癌症,SAO在 体外 用人细胞进行膀胱癌,结肠癌和乳腺癌检测,α-檀香醇用于肝癌,乳腺癌(ER阳性和ER阴性)和前列腺癌,β-檀香醇用于白血病,以及α-檀香醇和β-檀三醇用于口腔癌(Bommareddy 等。,2012,2015;多兹莫罗夫 等。,2014;背风处 等。,2015;松尾 等。,2014;三好 等。,2012;奥尔蒂斯 等。,2016; Santha 等。,2013;萨拉斯瓦蒂 等。,2013a,2013b)。局部以10%的剂量施用给雌性大鼠,α-檀香醇表现出良好的透皮吸收作用,在乳腺癌中,它显着降低了肿瘤的发生率(戴夫 等。,2017)。
SAO是否将是一种有效的抗癌治疗方法尚不清楚,但以上发现提示其可用于预防。

图8。 圣诞老人专辑 幼苗©Quintis Limited
摘要
圣诞老人专辑 油(SAO)被证明是适合各种皮肤状况的有效治疗方法。补丁测试的数据表明风险较低,临床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该结果显示出令人鼓舞的风险收益率。 体外, 还有一些 体内 研究表明,这些特性包括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并且已经阐明了一些作用机理。与某些其他精油相比,SAO在抗炎和抗菌作用方面的功效可能令人惊讶。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并显示出治疗面部痤疮,普通疣,牛皮癣,放射性皮肤炎,传染性软体动物和湿疹的前景。各种赋形剂的浓度范围为2%至10%(普通疣的浓度最高为100%)。可能适合SAO治疗的其他皮肤疾病包括唇疱疹,敏感的皮肤,酒渣鼻,尖锐湿疣,皮肤癌和真菌感染,例如甲癣,尿布疹和脚癣。
致谢
感谢Santalis Pharmaceuticals(德克萨斯州安东尼奥)的Corey Levenson博士为提供图像和未出版的材料提供的帮助,并感谢Quintis Limited(澳大利亚)提供了图像。
笔记
引用的报告中提供SAO的供应商包括Cauvery(班加罗尔),Dragoco(奥地利),Karnataka商场(新德里),Mountain Rose Herbs(OR),NOW Foods(IL),有机输液(CA),Phytoaroma Labs(横滨) ),Santalis Pharmaceuticals(TX),Shiseido(Japan),Synthite Industrial Chemicals(Cochin)和Young Living(UT)。 Haque and Coury(2018)没有提供消息来源。只有两篇论文(Misra和Dey,2013年和Sharma 等(2017年)包括对所用精油的详细分析。
这篇文章还发表在《国际职业整体芳香疗法杂志》上。 7,第1期(2018年夏季)。
参考文献
Arasada B和Bommareddy A.(2008年)。桑塔洛尔对UVB照射的小鼠皮肤促凋亡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和p53表达的影响。 抗癌研究。 28,第129–132页。
Banerjee S,Ecavade A,Rao R.(1993)。檀香油对小鼠肝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酸溶性巯基水平的调节作用。 癌症字母。 68(2–3),第105–109页。
Baylac S和Racine P.(2003年)。精油和其他天然片段提取物对5-脂氧合酶的抑制作用。 国际芳香疗法杂志。 13(2-3),第138-142页。
Benencia F和CourrègesM C.(1999)。檀香油对单纯疱疹病毒-1和-2的抗病毒活性。 植物药。 6(2),第119–123页。
Bommareddy A,Crisamore K,Fillman S, 等。 (2015)。在人乳腺癌细胞中,α-檀香醇对Survivin的下调不是通过PI3K-AKT途径介导的。 抗癌研究。 35,p5353-5357。
Bommareddy A,Hora J,Cornish B, 等。 (2007)。 α-檀香醇对UVB辐射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形成的化学预防作用。 抗癌研究。 27,第2185–2188页。
Bommareddy A,规则B,VanWert A.(2012)。檀香油的衍生物α-檀香醇通过引起caspase-3活化而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 植物药。 19,第804–811页。
布朗宁J C,洛克J,莱文森C, 等。 (2017a)。公开市场营销试验,以评估含有高纯度檀香油的非处方(OTC)17%水杨酸疗法,以治疗普通疣(寻常疣)在儿科。作为海报在佛罗里达州多拉市的奥兰多皮肤病与临床美学会议上发表。
布朗宁J C,洛克J,莱文森C, 等。 (2017b)。单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的结果,一种新型疗法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功效,该疗法含有0.1%的胶体燕麦片和东印度檀香油(EISO),可治疗轻度,中度和重度小儿湿疹(特应性皮炎)。作为海报在佛罗里达州多拉市的奥兰多皮肤病与临床美学会议上发表。
Burdock GA和Carabin I G.(2008年)。檀香油的安全性评估(圣诞老人专辑 L.)。 食品和化学毒理学。 46,p421–432。
Cakir BÖ,Adamson P,Cingi C.(2012年)。非黑素瘤皮肤癌的流行病学和经济负担。 北美面部整形外科诊所。 20(4),p419–422。
Chhabra S K和Rao A R.(1993年)。转移暴露于檀香油后,小鼠幼仔肝脏中的异源生物代谢酶的产后调节。 营养研究。 13(10),p1191–1202。
Chilampalli C,Zhang X,Kaushik R S, 等。 (2013)。厚朴酚和厚朴酚与α-檀香醇的化学预防作用对皮肤癌的发展。 药物发现与治疗。 7(3),第109-115页。
Dave K,Alsharif F M,伊斯兰教S, 等。 (2017)。通过乳房皮肤和乳头(乳头)经皮递送α-檀香醇,化学预防乳腺癌。 药物研究。 34(9),p1897-1907。
De Sanctis V,Agolli L,Visco V, 等。 (2014)。接受辅助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因子,疲劳和皮肤红斑。 国际生物医学研究。 2014年,第1-7页。
Dickinson S E,Olson E R,Levenson C, 等。 (2014)。传统药物的一种新的化学预防机制:东印度檀香油在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中诱导自噬和细胞死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档案。 558,第143-152页。
Dozmorov M,Yang Q,Wu W, 等。 (2014)。选择性乳香(如香)精油与非选择性檀香(坦香)精油对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的差异作用:微阵列和生物信息学研究。 中医。 9(18),第1-12页。
Dunphy L M.(2011年)。 初级保健:高级实践护理的艺术与科学。宾夕法尼亚州费城:F.A。Davis。 242
Dwivedi C和Abu-Ghazaleh A.(1997)。檀香油对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化学预防作用。 欧洲癌症预防杂志。 6,p399–401。
Dwivedi C和Zhang Y.(1999年)。檀香油可防止CD1小鼠皮肤肿瘤的发展。 欧洲癌症预防杂志。 8,p449–455。
Dwivedi C,Guan X,Harmsen W.(2003年)。 α-檀香醇对CD-1和SENCAR小鼠皮肤肿瘤发展的化学预防作用。 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 12,p151–156。
Dwivedi C,Valluri H B,Guan X, 等。 (2006)。 α-檀香醇对紫外线B辐射诱导的SKH-1无毛小鼠皮肤肿瘤发生的化学预防作用。 致癌作用。 27(9),p1917–1922。
Fotiades J,Soter N A,Lim H W.(1995)。在7.3年中对203例患者的光敏性评估结果。 美国皮肤科学院学报。 33(4),p597-602。
Gallagher R,Lee T K,Bajdik C D,Borugian M.(2010年)。紫外线辐射。 加拿大的慢性病。 29增刊1,第51-68页。
Greenspoon J,Ahluwalia R,Juma N,Rosen C F.(2013年)。过敏和光过敏性接触性皮炎:10年的经验。 皮炎。 24(1),第29–32页。
Hammer K.(1998)。精油的体外活性,特别是 白千层 (茶树)油和茶树油产品,针对 念珠菌属 spp。 抗菌化学杂志。 42,p591-595。
Haque M和Coury D L.(2018)。普通疣的外用檀香油。 临床儿科。 57(1),第93–95页。
Haque M和Coury D L.(2017年)。用东印度檀香油产品处理传染性软疣。 皮肤科杂志。在新闻。
Inouye S,高桥男,安倍(2010)。 15种稀有精油的成分,抗真菌和自由基清除活性。 日本医学真菌学杂志。 4,第1-10页。
Itoi-Ochi S,Matsumura S,Terao M, 等。 (2016)。檀香油通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1β-HSD1激活来下调皮肤炎症。 皮肤科学杂志。 84(1),e134。
Kaur M,Agarwal C,Singh R P 等。 (2005)。皮肤癌化学预防剂α-檀香醇通过半胱天冬酶激活,线粒体膜电位消散和细胞色素c释放,诱导人表皮样癌A431细胞凋亡性死亡。 致癌作用。 26(2),第369–380页。
Kim T H,Ito H,Hatano T, 等。 (2006)。来自的新抗肿瘤倍半萜 圣诞老人专辑 来自印度。 四面体。 62(29),p6981–6989。
Lazarov A,David M,Abraham D,Trattner A.(2007年)。使用TRUE Test和IQ腔室系统比较对过敏原的反应性。 接触性皮炎。 56(3),第140–145页。
Lee B,Bohmann J,Reeves T, 等。 (2015)。 α-和β-檀香醇与微管蛋白直接相互作用,在口腔癌细胞中引起有丝分裂停滞和细胞毒性。 天然产物杂志。 78(6),p1357–1362。
梁安科,Barankin B,韩立恩(2017)。软体动物:更新。 关于发炎和过敏药物发现的最新专利。 11(1),第22–31页。
Magen E和Delgado J S.(2014年)。 幽门螺杆菌 和皮肤自身免疫性疾病。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 20(6),1510-1516页。
Matsuo Y,Sakagami H,Mimaki Y.(2014年)。一种罕见的倍半萜烯和β-檀香醇衍生物 小号钽专辑 及其细胞毒性活性。 化学与制药公告。 62(12),p1192-1119。
梅奥诊所。 (2015)。普通疣。可用: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mmon-warts/symptoms-causes/syc-20371125。上次访问时间为2018年5月5日。
梅奥诊所。 (2018a)。特应性皮炎(湿疹)。可用: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topic-dermatitis-eczema/symptoms-causes/syc-20353273。上次访问时间为2018年5月5日。
梅奥诊所。 (2018b)。银屑病。可用: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soriasis/symptoms-causes/syc-20355840。上次访问时间为2018年5月5日。
梅奥诊所。 (2018c)。光化性角化病。 Available: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ctinic-keratosis/symptoms-causes/syc-20354969.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Misra B B and Dey S. (2013). Evaluation of 体内 anti-hyperglycemic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s of α-santalol and sandalwood oil. Phytomedicine。 20 (5), p409–416.
Mitoshi M, Kuriyama I, Nakayama H, 等。 (2012)。 Effect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herbal plants and citrus fruits on DNA polymerase inhibitory, cancer cell growth inhibitory, antiallerg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60, p11343–11350.
Mortz C G and Andersen K E. (2010). Fragrance mix I patch test reactions in 5006 consecutive dermatitis patients tested simultaneously with TRUE Test® and Trolab® test material. Contact Dermatitis。 63 (5), p248–253.
Moy R L, Levenson C, So J J, 等。 (2012)。 Single-center, open-label study of a proprietary topical 0.5% salicylic acid-based treatment regimen containing sandalwood oil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acne.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11 (12), p1403–1408.
Moy R L and Levenson C. (2017). Sandalwood album oil as a botanical therapeutic in dermat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10 (10), p34–39.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5)。 What is cancer? Available: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understanding/what-is-cancer.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8a). Skin Cancer Treatment (PDQ®)–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 Available: https://www.cancer.gov/types/skin/hp/skin-treatment-pdq#section/all.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8b). Skin Cancer Treatment (PDQ®)–Health Patient Version. Available: https://www.cancer.gov/types/skin/patient/melanoma-treatment-pdq#section/all.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Ochi T, Shibata H, Higuti T, 等。 (2005)。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compounds from Santalum album。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68 (6), p819–824.
Ortiz C, Morales L, Sastre M, 等。 (2016).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sandalwood essential oil in human breast cell lines MCF-7 and MCF-10A.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6, p1–13.
Palatty P L, Azmidah A, Rao S, 等。 (2014). Topical application of a sandalwood oil and turmeric based cream prevents radiodermatiti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a pilot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87 (1038), p1–10.
Rao S, Hegde S, Baliga-Rao M, 等。 (2017)。 Sandalwood oil and turmeric-based cream prevents ionizing radiation-induced dermatit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study. Medicines. 4 (3), p1–8.
Sahle F F, Gebre-Mariam T, Dobner B, 等。 (2015)。 Skin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pletion of stratum corneum lipids and stratum corneum lipid substitution therapy.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8 (1), p42–55.
Santha S, Bommareddy A, Rule B, 等。 (2013)。 Antineoplastic effects of α-santalol on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and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through cell cycle arrest at G2/M phase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PloS One。 8 (2), p1–12.
Santha S and Dwivedi C. (2013). α-Santalol, a skin cancer chemopreventive agent with potential to target various pathways involved in photocarcinogenesis.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89 (4), p919–926.
Saraswati S, Kumar S, Alhaider A. (2013a). α-Santalol inhibits the angiogenesis and growth of human prostate tumor growth by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mediated AKT/mTOR/P70S6K signaling pathway. Molecular Cancer. 12 (147), p1–18.
Saraswati S, Kanaujia P K, Agrawal S S. (2013b). α-Santalol demonstrates antitumor and antiangiogenic activities in model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体外 and 体内。 Digestive & Liver Disease. 45 (Suppl. 3), S249-S250.
Scalf L A, Davis M D P, Rohlinger A L, Connolly S M. (2009). Photopatch testing of 182 patients: a 6-year experience at the Mayo Clinic. Dermatitis。 20 (1), p44–52.
Sharma M, Levenson C, Bell R H, 等。 (2014). Suppress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stimulated cytokine / chemokine production in skin cells by sandalwood oils and purified α-santalol and β-santalol. Phytotherapy Research. 28 (6), p925–932.
Sharma M, Levenson C, Clements I, 等。 (2017)。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and proliferative pathologies of psoriasi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17.00125
Sharma M, Levenson C, Clements I, 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mi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IL-17 on a psoriasis tissue model.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Sharma M, Levenson C, Clements I, 等。 (2018).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is an inhibitor of phosphodiesterase 4 (PDE 4): a new therapeutic o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18.00200
Sherertz E F, Fransway A F, Belsito D V 等。 (2001). Patch testing discordance alert: False-negative findings with rubber additives and fragra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45 (2), p313–314.
Tisserand Institute. (2011). Ron Guba on essential oils and cancer. Available: http://roberttisserand.com/2011/07/ron-guba-on-essential-oils-and-skin-cancer/.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Tisserand R and Young R. (2014). Essential oil safety: a guide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2nd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p75, 418.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7a). A Trial of a Botanical Drug Containing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for Treatment of Common Warts. Available: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286441.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7b). A Trial of a Botanical Drug Containing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for the Treatment of External Genital Warts. Available: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158974?term=sandalwood+oil&rank=8.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7c). A Trial of a Botanical Drug Product Containing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For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vailable: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000595.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7d). A Trial of a Botanical Drug Containing East Indian Sandalwood Oil (EISO) For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vailable: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2871479. Last accessed 5 May 2018.
Van Der Wouden J C, Van Der Sande, R, Kruithof E J, 等。 (2017)。 Interventions for cutaneous molluscum contagiosum. Evidence-based Child Health: A Cochrane Review Journal. 6 (5), p1550–1599.
Victor F C, Cohen D E, Soter N A. (2010). A 20-year analysis of previous and emerging allergens that elicit 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62 (4), p605–610.
Warshaw E M, Zug K A, Belsito D V 等。 (2017)。 Positive patch-test reactions to essential oils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Central Europe. Dermatitis。 28 (4), p246–252.
Zhang X and Dwivedi C. (2011). Skin cancer chemoprevention by α-santalol.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S3, p777–787.
Zhang X, Chen W, Guillermo R 等。 (2010). α-Santalol, a chemopreventive agent against skin cancer, causes G2/M cell cycle arrest in both p53-mutated human epidermoid carcinoma A431 cells and p53 wild-type human melanoma UACC-62 cells. BMC Research Notes。 3, p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