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代際創傷,我們如何打破這種循環?

代際創傷感覺像是一個無情的陷阱,但現在是掙脫的時候了
養育我們的幾代人無一例外地對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成為的人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成年人,我們可能會發現很多快樂,因為我們注意到我們已經採用了,例如,我們母親的幽默感,我們祖父的宜人性,或者我們姑姑的熱情。 但是這枚硬幣還有另一面。
有一句話你可能聽說過:’Hurt people hurt people’。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來談論一個人的痛苦通常完全無意地影響他人的方式。 當談到這在家庭關係中的表現方式時,它變成了一種有據可查的心理現象。
“代際創傷被定義為通過遺傳學和經驗從一代創傷倖存者轉移到第二代和更多代的創傷,”輔導員梅蘭妮柯克說。 “這意味著即使最初的創傷可能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感覺、症狀和行為可以繼續存在。”
創傷可以是個人的——例如,父母可能遭受過虐待,是嚴重犯罪的受害者,或者遭受過損失或喪親之痛。 或者,可以分享創傷——梅蘭妮舉了大屠殺倖存者的例子。
“2015 年,一位名叫 Rachel Yehuda 博士的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教授領導了一個研究團隊,對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進行了一項研究,”她解釋道。 “研究發現,後代的皮質醇水平較低(在壓力時釋放的激素,有助於降低觸發‘戰鬥或逃跑’反應時釋放的高水平腎上腺素)。
“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父母之一經歷過創傷後應激障礙,那麼後代可能更有可能繼承由創傷事件引起的基因適應。 這反過來可能導致後代更容易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等疾病。 還對 9/11 的倖存者和後代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相似。”
代際創傷是什麼樣的?
正如創傷在人與人之間的表現方式不同一樣,代際創傷也是如此。 這是一種複雜的體驗,最好在心理健康專家的幫助下進行探索。 也就是說,有共同的主題。
除了梅蘭妮之前解釋的遺傳影響外,如果父母經歷過創傷,可能會影響他們與孩子互動的方式——他們可能會發現更難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或為孩子樹立適當的應對行為榜樣。 在實踐中,這可能看起來像是對壓力的容忍度降低——也許發現他們很快變得不知所措或生氣——或者他們可能發現表達愛和感情更具挑戰性。 所有這些可能會影響他們孩子的行為和應對機制,以及他們繼續為人父母或對待周圍人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的創傷導致他們產生特定的恐懼,這種焦慮可能會遺傳下去。 例如,如果他們的創傷源於事故,那麼他們可能會在類似活動中過於謹慎,甚至完全禁止這些活動,從而繼續保持這種恐懼並影響他們的孩子自己駕馭這個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的想法或感覺不符合你的生活背景,那麼這種想法或感覺可能是遺傳的,”梅蘭妮解釋道。 “與治療師合作可能是探索這一點並支持挖掘所需信息的好方法,這些信息可以為您的故事賦予新的意義,並加深理解。 它還可以幫助提高您對無意識過程、敏感性和触發點的洞察力和意識。”
我怎樣才能打破這個循環?
無論您是經歷過創傷的人的孩子,還是父母,您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始處理眼前的問題,並阻止創傷和痛苦的模式繼續存在。
梅蘭妮建議解決以下接觸點問題:
花些時間考慮一下您希望自己與眾不同的一些元素。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 如果對它們進行改進,這會有什麼不同?
是否有某些技能您覺得自己無法學習或充分發展? 如果有,它們是什麼? 您現在如何支持自己學習它們? 誰能幫您解決這個問題?
你的敏感點在哪裡? 你注意到什麼主題讓你心煩意亂,或者讓你生氣? 你認為這是為什麼? 那些時刻正在跨越什麼價值或邊界?
您認為您的孩子會/已經從您那裡繼承了什麼? 你覺得這個怎麼樣? 您自己的養育經歷如何影響您現在的養育方式? 您認為您的孩子會如何描述您和您的關係? 它與您與自己父母的關係相似還是不同?
創傷也可能導致新優勢的形成——這一點很重要。 花點時間思考一下您的原生家庭可能也見證或繼承的有益特徵。
💡
“亞特蘭大埃默里醫學院的研究旨在檢驗記憶可以通過 DNA 傳遞的想法,”梅蘭妮解釋道。 “實驗讓老鼠聞到了櫻花的香味,同時對它們進行了輕微的電擊。 毫不奇怪,老鼠隨後表現出對這種氣味的厭惡,這導致它們在暴露時明顯變得焦躁不安。
“令人驚訝的是,觀察到老鼠的幼崽有相同的反應,即使它們以前從未接觸過這種氣味。 有人認為,向老鼠灌輸恐懼確實會引發基因功能的變化,然後傳遞給後代。”
開始新的道路
處理多生累積的創傷並不容易。 但是,解決它可以帶來個人成長和幸福,並且可以為更健康、更幸福的後代鋪平道路。
如果您正在掙扎並想尋求支持,請訪問諮詢目錄或與合格的諮詢師交談。